2021年10月14日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魏炜研究员学术报告通知
发布人:网站管理员  发布时间:2021-10-14   动态浏览次数:328

【报告题目】面向临床转化的仿生抗肿瘤剂型工程

【报告时间】20211014日(周四)14:00 – 16:00

【报告地点】实验十五楼七楼715

【报告人】魏炜 研究员

【联系人】牛德超、李永生教授

 

个人简介:

    魏炜,研究员,博士生导师。2004年本科毕业于北京大学医学部,同年保送进入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硕博连读,2011年博士毕业后留所工作至今,先后破格晋升为副研究员和研究员。研究领域主要聚焦于抗肿瘤剂型工程。近五年以第一/通讯作者共发表SCI论文50篇,篇均影响因子15.34,包括Sci Transl Med1 篇)、Nat Nanotechnol1 篇)、Nat Biomed Eng2 篇)、Nat Commun3 篇)、Sci Adv4 篇)等著名期刊;已授权 2 项国际发明专利(美国)、6 项中国发明专利;1 个示踪剂型完成产品开发和商业推广,1个抗肿瘤剂型完成工艺开发并转让,4个抗肿瘤剂型已通过医院伦理批准;先后主持国家基金委优秀青年科学基金(结题优秀)、国家基金委联合基金重点支持项目、科技部 973子课题(结题优秀)等;获中国颗粒学会自然科学一等奖(排名第一)、中国抗癌协会肿瘤青年科学家奖、中国化工学会侯德榜化工科技青年奖、中国药学会青年药剂学奖、中国科学院卢嘉锡青年人才奖/院长特别奖/优秀博士论文、北京市青年拔尖人才等;目前担任中国化工学会生物化工青年学者工作委员会副秘书长、中国抗癌协会青年理事、中国颗粒学会青年理事等职务。

 

报告摘要:

    由于生物机体的极端复杂性,经过“精心”设计的抗肿瘤纳米剂型在最终临床试验中的表现往往与前期体外实验和动物实验的结果存在较大差异,这些情况无疑会降低研发对象的成药性,从而增加新药开发的风险。因此,对于抗肿瘤纳米剂型,需要改变传统的研发思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我们将生物系统的结构/功能/程序融入纳米剂型的设计中,并发展了新的制备工艺和过程,构建了一系列仿生抗肿瘤纳米剂型。基于笼型蛋白独特的纳米孔道和中空结构,发展了三氧化二砷等药物的原位限域装载技术,并利用肿瘤细胞表面相应的受体实现药物靶向输送;基于细菌发展了新的水热碳化过程,以此精准调控菌体结构并大量装载肿瘤抗原,通过模拟细菌的感染过程实现高效递送和免疫激活;发展了新的膜乳化过程对氧化铁等纳米颗粒进行细胞膜伪装,以此赋予其体内长循环、肿瘤趋化等优异性能,成功用于肿瘤的个体化治疗。上述仿生抗肿瘤纳米剂型能够遵循体内固有的转运途径,将药物/抗原/探针按照预期准确递送至靶部位,从而产生最小不良反应,获得最佳使用效果,并且有利于降低研发风险,推动临床转化。